为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校园安全,全方位筑牢防护屏障,近期,商贸学院向全体学生发布系列安全提示,织密织牢学生安全防护网。远离毒品、香烟等具有成瘾性及危害的物品,抵制不良诱惑;警惕校内外人员的蛊惑与“推销”行为,避免陷入潜在风险;强化学生自我判断、自我保护等能力的教育培养,提升安全意识;规范用电安全,杜绝使用不达标充电设备,消除隐患;通过及时传递警示视频及安全常识,以真实案例强化警示教育,纠正学生疏忽大意的心态;同时严防非法宗教渗透,守护学生思想净土,多管齐下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远离成瘾物品,守护健康底线
如何远离毒品?
1.不好奇: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等,不要尝试。那些吃起来很香,老想去吃的东西里面,很可能掺有毒品,应该提高警惕。
2.不侥幸: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
3.不轻信: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拿定主意不沾毒品。
4.不辩论: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判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明确表态不吸毒不要含糊不清,不要模棱两可。
5.不赌气: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6.不沾光: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食物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警惕不良诱导,防范隐性陷阱

警惕传销陷阱,莫要上当!
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传销的危害
1.财产损失:参与者往往需要缴纳高额“入门费”或购买大量高价产品,最终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
2.人身安全:传销组织常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暴力威胁等手段,对参与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3.家庭破裂:参与者不惜欺骗亲友加入,导致亲情友情破裂,家庭矛盾激化。
4.社会失信:破坏社会诚信基础,扰乱正常经济秩序。
5.法律风险: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是犯罪行为,参与者也可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深化安全教育,提升防护能力

贪小便宜吃大亏
当各种各样的诱惑迎面而来的时候,不贪便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一个人一旦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占了别人的便宜,自己的防护网就会被撕开,很容易掉进别人的陷阱。所以,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伸手,坚守自己的底线,放宽眼界和心胸,方能洁身自好,筑牢自我保护的防线。最好的盔甲就是管好自己的心。做人一定要凭良心做事一定要守法守规,如此方能内心坚如磐石,经得起千凿万锤,在自我保护的同时,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严守用电规范,杜绝侥幸心理

安全用电
随着夏季来临,天气变得愈发炎热, 屋内各种大功率电器纷纷“闪亮登场”,如果不懂得安全用电知识,就容易造成触电意外事故。我们应该如何确保用电安全呢?
1.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要使用安全的保险丝,严禁使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电器排插、插口不要多种电器共用一个插头,以免引起短路。
2.切断电源:家用电器不用时,最好切断电源。尤其是在离开房间或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要养成关闭电源的好习惯。充电宝等设备充电时,电池充满后及时拔下电源,以免充电器过热自燃引起火灾。
3.严禁擅自修理:电器故障时要找专业维修员进行检修,严禁盲目擅自处理。
4.勿在同一插座上使用过多插头:切勿在同一插座上使用过多插头,防止插座过载发生危险。如若插座出现温度过高、插头过松或过紧、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等现象,马上停止使用。
5.避免超负荷用电:不要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如空调、微波炉、电热水器、电磁炉等,以免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要合理规划用电,确保电器设备的功率与家庭电路相匹配。
强化警示教育,敲响安全警钟

安全记心中
2023年5月中旬某日,受害人小张为赚取生活费,通过浏览游戏网页,找到了自称“替人转钱做账即可获取高额雇佣费”的兼职。于是该生在所谓“客服”的指导下,先缴纳押金8000余元,随后分多次向指定账户转账累计近12000元。转账完成后,“客服”声称该生所转账户部分金额有误,需重新转账,否则无法支付雇佣费,并拒绝返还押金。至此,该生意识到被骗。
1.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或公开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学生证、宿舍地址和家庭住址等。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
2.提高警惕。对过于诱人的条件保持警惕,避免贪小便宜的心理。不轻信他人,尤其是同学和朋友,如果有人提出涉及身份证、银行卡或金钱的要求,应理性拒绝。
3.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理性消费,避免攀比心理。不要因为对奢侈品或高消费的痴迷而进行网络贷款或借贷,这可能导致被诈骗。
4.安装反诈软件。下载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开通来电提醒功能。虽然反诈提醒重要,但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保持警惕。
6.核实信息。对陌生电话、短信或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点击或安装。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或短信,应通过相关渠道核实。
7.及时报案。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应保持冷静,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抵制非法宗教,筑牢思想防线

遇到非法传教三步走
1.认真区分宗教与邪教,了解有关宗教知识,树立积极向上的宗教观树立正确的三观。
2.做到不听教、不信教、不传教、不参与。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和个人困惑,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误导,加强自身和对他人的警惕性。
3.及时拨打有关部门电话说明情况,必要情况下报警交由公安部门处理,为维护社会和谐、保障群众安全,让我们跟非法传教与被传教坚决说“不”!
— END —
初审 | 刘洋
复审 | 郭宁
终审 | 梁春江